2025年高考复习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yezi1699 百科 2024-11-09 17 0

2025年高考复习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78年—)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与实践。

  (1)伟大的历史转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使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拨乱反正与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2)完善政治体制和法律:政治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恢复与完善,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法制建设: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此后并进行了多次修订,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3)一国两制构想和推进: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香港和澳门问题,祖国统一大业大步坚实迈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经济上:对内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你们离土不离乡,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2025年高考复习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2000年10月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1加入WTO,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3)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推动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趋向均衡发展和各地区的共同富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3.思想文化上:(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各自回答其时代的重要问题)(3)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新时代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4)科技文教成就突出:载人航天、计算机研制及生物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文艺领域清除了极“左”路线,强调贯彻“双百”方针,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在教育领域提出“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的战略,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思想开放、生活时尚、竞争意识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

  4.对外关系上:实行对外开放,采取不结盟的外交策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025年高考复习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进入新时代: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大国关系框架;深化周边国家关系;形成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增进与欧洲、拉美的了解,加强合作等;

2025年高考复习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中国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丝路基金等具体措施,使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5.社会生活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时尚个性化,更加多样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978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2011年城镇人口超过总人数一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汽车、高速公路铁路、高铁、航运技术、船舶制造、航空等、通讯及大众传媒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推荐: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