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Meta过河,百度再战AI眼镜
@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思原?编辑丨蕨影
“GoogleGlass什么都能干一点,但是什么也没有做好”,十年前,百度智能眼镜BaiduEye产品团队的一名成员坦言,“我们想至少在一点上做好,能把它用起来”。
当时的宣传资料显示,BaiduEye不仅能够胜任日常翻译等任务,用户仅需将BaiduEye对准某一商品,并通过手势画一个圈或直接说出“百度一下”,它便能即时告知用户该物品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百度百科和百度搜索中的商品介绍,甚至还能直接下单。
听起来,十年前的BaiduEye,在功能上与现在很多AI眼镜甚至AlAgent颇为相似,但过于超前的设计理念也注定了其市场表现不尽人意。BaiduEye可以说是昙花一现,在发布会结束后,迅速被打上“PPT产品”“概念产品”的标签。
然而,这10年以来,智能化变得逐渐成熟,百度对智能硬件的热情始终未减。从智能音箱到全屋智能,百度的产品线越来越广,只要与智能沾边都能看到百度的身影。
当然,这股AI改变硬件的潮流,也让百度重新看到了AI眼镜的潜力,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再次发布了一款智能眼镜——小度AI眼镜,被称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硬件产品。但这款眼镜真的能成为AI落地的强大载体,并复刻Ray-BanMeta的成功?百度入局AI眼镜又能为企业行业带来哪些变革?
新玩家入局
2024年,大模型的火爆延续到了硬件,而无论是在硅谷还是中国,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正逐渐升温。
AI眼镜的这把火,源自扎克伯格的Meta。
2024年,Meta与Ray-Ban合作的AI眼镜,成为最炙手可热的AI硬件。根据TheVerge数据,截至2024年5月RayBanMeta的全球销量可能已经突破100万副,年出货量预计超过两百万台——这意味着,AI眼镜作为新的硬件品类,迈过了关键的出货量生死线,已经成为AI落地的关键应用。
大卖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就是摒弃了显示屏相关的技术投入和成本,售价降至299美元,成功打开了大众消费市场。所谓“AI眼镜”是在普通眼镜基础上,增加AI功能,被认为是从传统眼镜向AR眼镜迭代的一款过渡产品。不同于将重点放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AR眼镜,AI眼镜更加注重通过AI提升语音交互能力。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给了国内一众AR智能眼镜厂商一个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50个新老团队在搞AI眼镜。也是这种趋势,让百度在AI眼镜上的机会更多。
在百度业务体系中,承担AI硬件业务的部门主要是旗下的智能硬件公司“小度科技”,专门研发AI硬件产品。此前不久,百度副总裁小度CEO李莹曾介绍小度科技,战略定位就是“AI+硬件”。
在AI硬件领域,小度已经探索了多年。早在2017年,就已推出了小度助手1.0版。根据最新披露,今年4月,小度刚发布了DuerOSX系统,称其为全球首个AI原生操作系统。
目前,在AI硬件方面,小度已推出十余个细分领域的智能硬件产品,覆盖智能家居智慧教育影视娱乐智能机器人等多个方向。
不过,按照当下应用生态厂商的逻辑,对于一款真正的AI硬件产品来说,特别是像AI眼镜这样的新兴品类,核心不仅仅是硬件的单一方面,而是软硬件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硬件提供了基础的计算和感知能力,而软件特别是AI大模型,则赋予了这些硬件更多的“智慧”。
单从配置规格来看,小度AI眼镜不仅带有常规的耳机功能,还集成了一颗1600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视频。目前尚未公布售价和具体发售时间,仅称将在2025年上半年上市。
当然,这款AI眼镜并没有以“秀硬件”为主要目的,而是将重点放在AI技术在硬件上的应用,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搭载了中文大模型,这也是百度的优势所在。
不过一个现实是,目前国内外AI眼镜行业本质上还处在爆发初期,而国内的公司基本也都想抄RayBanMeta的作业,而如果站在RayBanMeta的角度来看,这款小度AI眼镜能成为爆款的几率并不算大。
追随者困境
目前,想做好AI眼镜无非两条路:一是在AI的基础上打造一副眼镜,二则是为眼镜加入AI功能。显然,包括百度在内的国内一些厂商更倾向于前者。
Ray-BanMeta的产品理解则是,先做好一副眼镜。Ray-BanMeta的产品经理原本认为这款产品会吸引那些对科技拍照和音乐功能感兴趣的人群,并且预期用户会通过传统的电子产品销售渠道来了解产品。
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许多消费者选择通过Ray-Ban的传统眼镜渠道来体验智能眼镜。这表明消费者不仅仅关心产品的高科技特性,还关注与眼镜相关的传统需求,比如验光配镜服务售后清洗,以及在哪里可以找到实体店铺进行亲身体验。
这也正是Meta选择跟Ray-Ban合作的原因,看中了其母公司在传统眼镜市场强大的渠道能力和品牌心智。Meta选择了一些Ray-Ban的经典款式,在此基础上融入智能硬件元素,确保能维持智能硬件产品的时尚感,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佩戴也不感到违和,同时可以方便地在传统眼镜商店完成购买流程。
不过,百度似乎并不在意这一需求,发布会上主要也是围绕AI和一些衍生需求,将其当作一款智能硬件的逻辑来介绍,这恐怕会再次陷入此前的“生态陷阱”。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百度在AI硬件领域已经探索近十年,无论是自研产品,还是投资并购或者与外部合作,百度在AI硬件产品方面都投入消耗了大量人力时间资金。不可否认,的确有些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例如智能健身镜智能学习机等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一直以来,百度依然没有抓住新兴的AI硬件风口;甚至可以说此前推出的硬件产品,有很多产品都是“一直在跟随,从来没引领”。这些年百度推出了大量的AI硬件,覆盖领域的确很广。但实际上,与对手比拼时,百度一直缺少一款真正能做到出圈产品,恰恰因此,外界对百度的刻板印象依然是“在AI硬件赛道正在掉队”。
另外,虽然生成式AI的普及给了智能硬件许多想象空间,但是AIPinAIPhone等一些设备并未满足市场的期待,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对AI硬件的期望值。这也是Ray-BanMeta即便只有基础的AI功能,也能凭借“一副合格的眼镜”打开市场的原因之一,虽然AI功能没有做到颠覆性,但起码它是一副眼镜。
一位行业人士向「科技新知」坦言,买Ray-BanAI眼镜的大部分消费者,首先是为Ray-Ban眼镜品牌买单,其次是为眼镜里的耳机消费,最后才是顺带体验下AI的魅力。
所以对于AI产品来说,销售渠道变得尤为关键。然而,硬件销售能力薄弱是传统互联网企业的通病,另一大厂字节也是在软件生态技术上不差,但仍旧频频折戟硬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能有传统的眼镜售卖渠道助力,或是很难将潜在用户转化。
当下的AI眼镜是否能够大卖,更重要的还是价格。在定价策略上,Ray-BanMeta299美元的定价并不算高,因为其常规售价在200-300美元之间。并且在美国购买Ray-BanMeta时,还可以用医疗保险覆盖部分费用,降低了用户更换眼镜的成本。
然而,小度AI眼镜传出的售价是可能低于Ray-BansMate眼镜的299美元,也就是2100元以内,但问题在于国内眼镜市场千元以内才是主流价格区间,也就是说AI加持下,眼镜价格却翻了几倍。消费者能否接受,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业内人对AI眼镜的认知是极其统一的,它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创新的产品,因为它核心的功能点,它有耳机很方便可以拍照AI提智等,这些其实不是那么新的技术。在企业眼中,这只是新的增长点,或者是AI落地的应用之一,不能落后同行才是重点。
所以目前不止百度,众多互联网大厂手机厂商AR厂商初创企业都在卷入这一领域,也促使行业来到爆发前夕。
大爆发元年
百度已打响AI眼镜第一枪,可以断定,2025年将成为AI眼镜爆发元年。
「科技新知」了解到,除雷鸟XREAL蜂巢科技等AR眼镜企业已经入局AI眼镜外,小米OPPOvivo华为腾讯字节近期也都在评估AI眼镜项目;苹果也被曝光已组织团队重点评估AI眼镜市场。
如果将这些公司分成三类,第一类是XR相关公司,他们将AI眼镜看作是终极VR设备的过渡产品;第二类是有AI基因的互联网,他们认为AI眼镜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比如百度和字节;第三类是硬件厂商,将AI眼镜看作更加智能化的下一代产品,比如华为小米。
细看这些公司,垂直企业虽小,但全面ALLIN的态度很难不让人生畏;百度字节本就是一个庞大的流量池,且在大模型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华为小米这两家3C巨头,除了本身自带的流量和品牌声量外,在渠道上更是“无敌”的存在。
在AI眼镜的软件储备方面,各家企业过去一年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中小厂纷纷抢先与传统眼镜厂商达成合作;从手机厂商们近来的发布会来看,基本都重构了操作系统语音交互范式,从底层打通与多模态模型AI应用的兼容,而操作系统大模型语音交互,也正是AI眼镜上不可或缺的软件体系。
坦白讲,AI眼镜是一个看似门槛很低,但天花板很高的行业。要快速做出一款AI眼镜产品很简单,华强北的音频眼镜甚至20元就能买到,但要真正让AI眼镜alwayson并不容易。
在国外群狼环伺国内群雄割据的背景下,不管是谁每走一步都要够稳够准。不过,要成功推出AI硬件产品,需要在硬件与软件之间找到合适的融合点,硬件设计创新营销生态系统建设等等,每一个方面都关乎用户对于AI眼镜这个新品类的认知和接受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